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高考进入倒计时,四大“陷阱”要提防-当前通讯

日期:2023-06-02 08:44:47 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通讯员 窦晓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全国各地的考生进入最后冲刺状态。一些不法分子也想出了旁门左道,以高考之名散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敛财。6月1日,玄武警方梳理汇总4类高考类电诈“陷阱”,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套路,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答案”不存在,购买即上当

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次大考,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理想成绩,从而进入满意的高校。临近高考,不法分子抓住家长这一迫切心理,潜入网络聊天群,谎称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获取“高考答案”,以“绝密”“保真”为诱饵高价出售,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而当考生信以为真地背下答案,走进考场却发现上当时,他们早已退群并拉黑买家,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提示: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骗取考生家长钱财。而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从出题到保管、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凡是声称有渠道获取“高考答案”的,一律是诈骗!

“渠道”上学不可能,“AI换脸”要当心

高考成绩公布前,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能“低分高录”“补录”等。

警方表示,近来新兴出现的“AI换脸”骗术,也很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运用到高考类骗局中,让“病急乱投医”的家长防不胜防。他们可能会以能帮助考生录取到更好的学校为诱饵,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并使用“AI换脸术”把招生办人员、校长的脸“复制”到自己身上,让不明真相的家长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此外,破解“AI换脸术”也有对策,视频确认信息时可以要求对方用手指或者其他遮挡物在脸前晃动,如果画面出现类似果冻效果或者抽搐,那对方很可能正在使用“AI换脸术”。凡是对方提到转账、借钱等涉及经济往来的,尽量要求线下见面。

查分短信藏“木马”,不明链接莫点击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分数。不法分子会试图通过伪造查分“钓鱼”网站,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和家长的电脑或手机。一旦有人点击链接,便会设法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网络支付账号等资料,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各地会统一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查询方式。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查询成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找“专家”报志愿,千万别信

高考填报志愿非常重要,许多家长和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都想找个专家咨询,希望得到“高人”指点。不法分子会仿冒官方网站,开设网上咨询辅导,号称“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大数据平台使用费等。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专家”常常夸大身份和能力,数据分析与官方数据大相径庭。家长付钱后,不仅损失了高额费用,还极有可能被误导,失去正常录取的机会。

警方提示: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