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焦点热闻】他科举时写下的一首小诗,竟成传世经典

日期:2023-03-15 17:07:21 来源:鹤梦文社

#传统文化#

一个文学家到底需要多少作品才能青史留名,这恐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左拉学习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文学思想,以一套由二十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而名垂不朽;曹雪芹凭一本《红楼梦》彪炳史册;崔颢因一首《黄鹤楼》而震古烁今;当然,也有一些小诗人,凭借几句断章残句,就能成为百代佳话,在文人笔记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唐代崔信明的“枫落吴江冷”,又如宋代潘大临的“满城风雨近重阳”,不到十个字就博得美名。唐代前期,有一位小诗人祖咏,就因一首短短二十字的五言绝句,惊艳了诗史。不止因为诗本身,也因为它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作过程,更因为作者创作时体现出的精神格调和他代表的盛唐时期的士人的精神。


【资料图】

祖咏,比王维早出生一年,比李白早出生两年,是唐玄宗开天盛世的见证者。开元初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按照当时科考的要求,要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看起来篇幅很短,六十字而已,但其实不是那么好作的。要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写出一首给定题目的好诗,实际上是戴着沉重的枷锁起舞,所以纵观唐代三百年历史,也没有几首好的科考诗流传。

祖咏考试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终南山,也就是巍峨秦岭上的一座山峰,在长安城南。唐代很多士人,喜欢隐居在终南山,为自己塑造形象,做公关,树名声,方便以后入仕,所以当时流传着“终南捷径”这样的说法。由此可见,终南山与与士人的仕途和功名利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它也与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与长安的坊市街衢、士农工商,休戚与共。而雪中终南山,更是风景名胜,这样一个题目,可以说有很多角度切入,有很多内容能写。

当考生们都低头沉思,奋笔疾书时,祖咏却已经交卷了。考官惊诧不已,一看考卷,发现祖咏只写了四句诗,二十个字。考官诘问祖咏,他回答说:“意已尽矣,何必画蛇添足呢?要知道,祖咏这属于不按要求作文,考官可以直接打低分的。祖咏这么说,展现了非凡的自信和个性。而考官反复吟咏了他的诗作后,也不得不称赞有加。最终,祖咏顺利考中进士。

这首《终南望余雪》内容是这样的: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四句诗,一句写一景。首句写山,“阴”字用得好,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终南山在长安南边,所以作者在城内看到的是终南山的北麓,山北为阴;第二,雪初停,阳光刚露头,南面朝阳的一边可能雪已开始融化,而北面背阴,才有“余雪”,作者的观察和运笔非常准确;第三,虽然雪霁日出,但天空必然还是阴沉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晴空万里,下一句有“云”,也印证了这一点。“秀”字,同样不是虚设,用法与陶渊明“山气日夕佳”的“佳”字异曲同工。山岭到底是怎样的一番胜景,作者没有选取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来描述,而是用了一个没什么味道,很中性的“秀”字,听起来很是普通,但其实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山到底怎么个“秀”法,是高耸,峻峭,嶙峋,盘曲,嵯峨,还是兼而有之,一切都凭读者的思绪驰骋。

第二句写雪。整句诗的氛围或意境,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高寒”。这里的“高”,是指山高。终南山本来没那么高,但是作为秦岭的险峰之一,与长安南北地势高低对比明显,加上雪初晴,天仍暗,显得天低,在作者眼中终南山也就愈发耸峙。作者用略带夸张的手法,通过雪和云来衬托终南山的高峻。首先雪是不可能积在云头的,实际上是说积雪覆盖山峰,而天阴云重,山巅有云气缭绕,反过来讲,正是山高耸入云。再回过头看“浮”这个字,足见作者匠心。雪浮在云端,本是不可能之事,作者这里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云山空濛的境界,写出云的轻灵,山的高峻,更写出在隐隐约约的阳光照射下,积雪闪烁的粼粼白光。雪和云都是空灵轻盈景物,给崇高巨大的山予以平衡,天、雪、山仿佛一色交融,意境高妙而空明,全句语言古拙朴实雄浑。

第三句写林。前两句是着眼于高处,写山峰余雪,第三句开始则将视线转到地面。“表”,就是“外”的意思。作者先极目远眺,看到远方层林尽为灿烂夕照所染,一个“明”字,简单而生动,却把阳光渐渐移到树梢的场景写活了。霁色,指的就是傍晚雪晴的残阳。为什么说是傍晚?因为下一句有个“暮”字。这一句所写景物极远极广,而且鲜活地勾勒出夕阳造成的光影交织的效果,宛如画卷。

最后一句写城。是把伸向远方的视线拉回城内,整首诗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线索非常明晰。最后一句回到城中,也有一种神游天外,徜徉于自然后回归现实、关心社会生活的意味。傍晚了,城中渐渐生出冬寒之意,诗句的意思简洁明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增”字的使用很有趣。“增”换成“生”不可以吗?如果仔细推敲,似乎是不行的。“生”是无中生有,“增”是从有到多。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相对而言,其实冬天下雪时也很冷,只是雪停后太阳光反射,融化吸热等让它更冷了。这里用增,就准确捕捉了自然现象,而且有了时间的纵深感,把作者对天气变化的完整体验写出来了。一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蕴,既体现出作者凝望之久,又紧紧扣住“余雪”这个题目。如果细细揣摩,似乎这里暗含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自己身为寒士,与长安城中许多普通百姓一样,虽然喜欢暮雪带来的美景,但更多的是要为如何挨过寒冷的冬天而作计。这最后一句,有忧心生活,忧心民生的微言大义,也未可知。

纵观全诗,我们不妨思考,这首诗真的不能再加句子了吗,不能按照科举的要求扩充为十二句吗?其实不然,山、雪、林、城,每个景物都可以铺陈开来。但是作者没有这样做,即便补了也未必好,因为本诗的结构已经完整,描写时用词高度概括凝练,各个景物都写出了意境。上文提到的几处炼字,挺起了整首诗的风骨,让它富于雄浑刚健、纯然一体的境界,充满了盛唐风貌。相反,如果过多增加描写,反而会缺少蕴藉,减少读者联想的空间,读来可能会比较乏味。

祖咏流传下的名作不止这一首,他还有一篇《望蓟门》,也名垂诗史。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这首诗写的是河北边塞地区的壮丽而荒凉的景物,短短五十六字中融入了许多意象,内容非常丰富,结构紧密。它与《终南望余雪》一遥远壮阔,一高邈清空,风格虽不同,但都豪壮、大气。最后一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体现出这位书生忧国忧民,渴望从军,抵御外侮,捍卫国家荣耀的崇高理想。这是初盛唐诗人共同的“从军梦”“盛世梦”。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王之涣、李白、岑参也无不向往边塞杀敌的豪情。而祖咏也不例外,他的英风血气,他的开阔胸襟,都熔铸在这两首诗中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科举考场上大放异彩,独树一帜的诗人,一个有着万丈豪情,渴望论功边塞的壮怀书生,却一生沉寂下僚。他有杨炯《从军行》诗那般的气势,却落得和左思一样令人悲惋的结局。祖咏的好朋友王维,曾经为他写诗道:“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王维所见,祖咏在宦海仕途奔波二十年,竟然一无所成,贫病交加,可知在古代,哪怕是号称盛世的大唐,也终有许多失意之人。

标签:

推荐